詠史四首
季生昔未達,身辱功不成。髡鉗為台隸,灌園變姓名。
幸逢滕將軍,兼遇曹丘生。漢祖廣招納,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雲重,一諾良匪輕。廷議斬樊噲,群公寂無聲。
處身孤且直,遭時坦而平。丈夫當如此,唯唯何足榮。
大漢昔雲季,小人道遂振。玉帛委奄尹,斧鑕嬰縉紳。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雍容謝朝廷,談笑獎人倫。
在晦不絕俗,處亂不為親。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
沖情甄負甑,重價折角巾。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橋津。
誰知仙舟上,寂寂無四鄰。
公業負奇志,交結盡才雄。良田四百頃,所食常不充。
一為侍御史,慷慨說何公。何公何為敗,吾謀適不同。
仲穎恣殘忍,廢興良在躬。死人如亂麻,天子如轉蓬。
干戈及黃屋,荊棘生紫宮。鄭生運其謀,將以清國戎。
時來命不遂,脫身歸山東。凜凜千載下,穆然懷清風。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遊。直發上沖冠,壯氣橫三秋。
願得斬馬劍,先斷佞臣頭。天子玉檻折,將軍丹血流。
捐生不肯拜,視死其若休。歸來教鄉里,童蒙遠相求。
弟子數百人,散在十二州。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名與日月懸,義與天壤儔。何必疲執戟,區區在封侯。
偉哉曠達士,知命固不憂。
御定全唐詩
《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汪士鋐、汪繹、俞梅、徐樹本、車鼎晉、潘從律、查嗣瑮等10人奉敕采錄,“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共計900卷,目錄12卷。 来自[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A8%E5%94%90%E8%AF%97)
卷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