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走x博客
网站访问量:153510
首页
书籍
软件
工具
古诗词
搜索
登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送張起、崔載華之閩中
贈秦系征君
秦系頃以家事獲謗因出舊山每荷觀察崔公見知欲歸未遂感其流寓詩以贈之
夜中對雪贈秦系,時秦初與謝氏離婚,謝氏在越
湘妃
斑竹
春草宮懷古
正朝覽鏡作
瓜洲道中送李端公南渡後,歸揚州道中寄
送張十八歸桐廬
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
聽彈琴
游南園,偶見在陰牆下葵,因以成詠
入百丈澗見桃花晚開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揚州四首
寄龍山道士許法棱
送方外上人
送靈澈上人
茱萸灣北答崔載華問
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淺,問張南史
江中對月
碧澗別墅喜皇甫侍禦相訪
初到碧澗招明契上人
送少微上人游天臺
卻歸睦州至七裏灘下作
對酒寄嚴維
新年作
朱放自杭州與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簡吏部楊侍郎制文
送宣尊師醮畢歸越
送裴使君赴荊南充行軍司馬
送裴郎中貶吉州
酬皇甫侍禦見寄,時前相國姑臧公初臨郡
月下呈章秀才
酬張夏
送李使君貶連州
秋夜北山精舍觀體如師梵
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尋洪尊師不遇
喜鮑禪師自龍山至
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蕭使君
宿北山禪寺蘭若
赴新安別梁侍郎
江州留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和州留別穆郎中
和州送人歸複郢
送金昌宗歸錢塘
酬張夏別後道中見寄
新安奉送穆諭德歸朝,賦得行字
偶然作
送州人孫沅自本州卻歸句章新營所居
送李員外使還蘇州兼呈前袁州李使君賦得長字袁州即員外之從兄
酬李員外從崔錄事載華宿三河戍先見寄
見秦系離婚後出山居作
酬秦系
歲日作
題元錄事開元所居
送崔載華、張起之閩中
送張司直赴嶺南謁張尚書
寄會稽公徐侍郎
送朱山人放越州,賊退後歸山陰別業
秋夜肅公房喜普門上人自陽羨山至
送李秘書卻赴南中
過前安宜張明府郊居
使回次楊柳過元八所居
送李侍禦貶郴州
寄普門上人
逢郴州使,因寄鄭協律
岳陽館中望洞庭湖
巡去岳陽卻歸鄂州使院留別鄭洵侍禦侍禦先曾謫居此州
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南
代邊將有懷
雨中過員稷巴陵山居贈別
送李中丞之襄州
奉使至申州,傷經陷沒
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
安州道中經滻水有懷
步登夏口古城作
贈別盧司直之閩中
酬郭夏人日長沙感懷見贈
赴巴南書情寄故人
餘幹旅舍
登思禪寺上方題修竹茂松
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蘇州,次前溪館作
北歸次秋浦界清溪館
謫官後卻歸故村,將過虎丘,悵然有作
重推後卻赴嶺外待進止,寄元侍郎
秋杪江亭有作
送鄭司直歸上都
送靈澈上人歸嵩陽蘭若
卻赴南邑留別蘇台知己
和靈一上人新泉
送李摯赴延陵令
奉送裴員外赴上都
長沙桓王墓下別李紓、張南史
送侯禦赴黔中充判官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寺即陳將吳明徹戰場
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
送崔升歸上都
過李將軍南鄭林園觀妓
酬秦系
鶴書猶未至,那出白雲來。舊路經年別,寒潮每日回。
家空歸海燕,人老發江梅。最憶門前柳,閒居手自栽。
御定全唐詩
《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汪士鋐、汪繹、俞梅、徐樹本、車鼎晉、潘從律、查嗣瑮等10人奉敕采錄,“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共計900卷,目錄12卷。 来自[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A8%E5%94%90%E8%AF%97)
卷一百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