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元和庚寅鬥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森森萬木夜僵立,
忽然有物來啖之,不知是何蟲。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狽凶。
星如撒沙出,攢集爭強雄。油燈不照席,
念此日月者,為天之眼睛。此猶不自保,吾道何由行。
嘗聞古老言,疑是蝦蟆精。徑圓千里納女腹,
黃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今天只兩目,何故許食使偏盲。
堯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於此時若食日,
後時食月罪當死,天羅磕匝何處逃汝刑。
玉川子立於庭而言曰:地行賤臣仝,再拜敢告上天公。
臣有一寸刃,可刳凶蟆腸。無梯可上天,天階無由有臣蹤。
寄箋東南風,天門西北祈風通。丁甯附耳莫漏泄,
既從白帝祠,又食於蠟禮有加。忍令月被惡物食,
終令誇蛾抉汝出,卜師燒錐鑽灼滿板如星羅。此外內外官,
並光全耀歸我月,盲眼鏡淨無纖瑕。弊蛙拘送主府官,
姮娥還宮室,太陽有室家。天雖高,耳屬地。感臣赤心,
雖忿大傷,忍殺孩稚。還汝月明,安行於次。盡釋眾罪,
御定全唐詩
《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汪士鋐、汪繹、俞梅、徐樹本、車鼎晉、潘從律、查嗣瑮等10人奉敕采錄,“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共計900卷,目錄12卷。 来自[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A8%E5%94%90%E8%AF%97)
卷三百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