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玉碑子
山有洞左頰,拾得玉碑子。其長一周尺,其闊一藥匕。
顏色九秋天,棱角四面起。輕敲吐寒流,清悲動神鬼。
稽首置手中,只似一片水。至文反無文,上帝應有以。
予疑仙石靈,願以仙人比。心期香湯洗,歸送籙堂裏。
頗奈窮相驢,行動如跛鱉。十裏五裏行,百蹶複千蹶。
顏子不少夭,玉碑中路折。橫文尋龜兆,直理任瓦裂。
劈竹不可合,破環永離別。向人如有情,似痛滴無血。
勘鬥平地上,罅坼多齧缺。百見百傷心,不堪再提挈。
怪哉堅貞姿,忽脆不堅固。矧曰人間人,安能保常度。
敢問生物成,敗為有真素。為稟靈異氣,不得受穢汙。
驢罪真不厚,驢生亦錯誤。更將前前行,複恐山神怒。
白雲蓊閉嶺,高松吟古墓。置此忍其傷,驅驢下山路。
御定全唐詩
《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汪士鋐、汪繹、俞梅、徐樹本、車鼎晉、潘從律、查嗣瑮等10人奉敕采錄,“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共計900卷,目錄12卷。 来自[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A8%E5%94%90%E8%AF%97)
卷三百八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