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五首
誰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國。誰信鬢上絲,莖莖出蠶腹。
嘗聞養蠶婦,未曉上桑樹。下樹畏蠶饑,兒啼亦不顧。
一春膏血盡,豈止應王賦。如何酷吏酷,盡為搜將去。
蠶蛾為蝶飛,偽葉空滿枝。冤梭與恨機,一見一沾衣。
機生機,巧生巧,心鑊烘烘日煎炒。闖蜀眉嚬遊海島,
孰雲我輕薄,石頭如何喚作玉。孰雲我是非,
豈不見大鵬點翼蓋十洲,是何之物鳴啾啾。
君子食即食,何必在珍華。小人食不食,縱食如泥沙。
清歌且莫唱,妙舞亦休誇。爾非鳳炙麒麟肉,
君不見金陵風台月榭煙霞光,如今五裏十裏野火燒茫茫。
君不見西施綠珠顏色可傾國,樂極悲來留不得。
君不見漢王力盡得乾坤,如何秋雨灑廟門。
銅台老樹作精魅,金穀野狐多子孫。幾許繁華幾更改,
茫茫欲火欲燒人,惆悵無因為君說。
御定全唐詩
《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汪士鋐、汪繹、俞梅、徐樹本、車鼎晉、潘從律、查嗣瑮等10人奉敕采錄,“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共計900卷,目錄12卷。 来自[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A8%E5%94%90%E8%AF%97)
卷八百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