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楚國茱萸月,吳吟梨栗船。遠遊無定所,高臥是何年。
浪卷紛紛葉,檣沖澹澹煙。去心還自喜,廬岳倚青天。
蘆葦深花裏,漁歌一曲長。人心雖憶越,帆態似浮湘。
石獺銜魚白,汀茅浸浪黃。等閒千萬里,道在亦無妨。
島上離家化,茅茨竹戶開。黃桑雙鵲喜,白日有誰來。
擔浪澆秋芋,緣灘取淨苔。回頭深自愧,舊業本蒿萊。
匡阜層層翠,修江疊疊波。從來未曾到,此去複如何。
水廟寒鴉集,沙村夕照多。誰如垂釣者,孤坐鬢皤皤。
晚泊蒼茫浦,風微浪亦粗。估喧如亥合,檣密似林枯。
地峻湖無□,潮寒蚌有珠。東西無定所,何用問前途。
島香思賈島,江碧憶清江。囊橐誰相似,饞慵世少雙。
鼉驚入窟月,燒到系船樁。謾有歸鄉夢,前頭是楚邦。
南北雖無適,東西亦似萍。霞根生石片,象跡壞沙汀。
莽莽蒹葭赤,微微蜃蛤腥。因思範蠡輩,未免亦飄零。
曉色千檣去,長江八月時。雨淙山骨出,槔擉岸形卑。
野水畬田黑,荒汀獨鳥癡。如今是清世,誰道出山遲。
御定全唐詩
《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汪士鋐、汪繹、俞梅、徐樹本、車鼎晉、潘從律、查嗣瑮等10人奉敕采錄,“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共計900卷,目錄12卷。 来自[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A8%E5%94%90%E8%AF%97)
卷八百三十一